历时4年建设,由一建集团总承包的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于5月26日正式启用。该项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深度融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将被打造成集“前沿研究、交叉融合、国际合作、产业孵化”为一体的创新枢纽。
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一期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包括脑影像中心、3栋科研楼、供电配套(110KV变电站)、生活团组(学生宿舍)等用房及张江复旦地下连通道,其中3栋科研楼、生活组团(学生宿舍)、张江复旦地下连通道由一建集团总承包建设。 3栋科研楼总建筑面积20.77万平米,一号科研楼为微纳电子与量子科学融合创新大楼,建筑高度50米,总建筑面积4.28万平米;二号科研楼为生物与医学科技融合创新大楼,建筑高度70米,总建筑面积8.92万平米;三号科研楼建筑高度70米,总建筑面积7.57万平米。3栋科研楼空间,主要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和战略领域,支撑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和重大创新任务实施,融入国家实验室建设。 为打造高标准的科研实验室建筑,项目团队严控施工流程、精细把关进场材料、大力推行“样板先行”,精益求精、高质量完成洁净室、屏蔽室等施工任务,奉献了品质工程。在洁净室华夫板楼板施工中,严格将模板拼缝、华夫板安装平整度控制在3毫米以内,相邻两模壳间完成面高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确保了洁净室功能的有效发挥。 在科研楼施工的同时,项目团队同步顺利完成了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南北两个校区的地下连通。地下连通道下穿市政主干道张衡路,连接二号、三号科研楼地下室,双向两车道,长度为76.16米。 项目团队采用土压平衡式顶管工艺,在地下二层顶进6.9m×4.2m大截面顶管,后靠顶力需求高达20000KN。为此,项目团队创新设计“刀片墙传力体系”,将顶力通过预应力锚杆传递至深部岩层;同时研发内置可周转止退装置,止退能力大幅提升。该项工艺首次实现了在地下室内完成大截面矩形顶管始发和接收作业,施工全程未拆除地下室结构,减少了建筑垃圾,降低了碳排放。 打造科研标杆项目,助力国家级科创高地建设,一建集团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