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东方枢纽上海东站一工区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

日期:2025-05-30

近日,由一建集团负责施工的东方枢纽上海东站一工区项目顺利完成全部地下室顶板浇筑,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上海东站位于浦东新区祝桥镇,属于东方枢纽核心功能区,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约5公里。上海东站在国内首次采用国铁场、市域场并场设置的高架站型,主站房分为地上三层、地下四层,站场总规模为15台30线。一建集团主要负责东方枢纽上海东站一工区的施工任务,其中地下工程施工范围为站场区捷运线以西(不含捷运线)区域,基坑面积8.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06万平方米,主要工作内容包含土方、降水、支撑施工及拆除、基础及地下结构、防水保温、配合机电预埋等。

样板先行,确保结构施工高品质。项目团队坚持“样板先行”,通过工艺试验厘清高性能混凝土及复杂节点施工的控制要点,确保了地下室结构施工的高品质和安全性。针对近200根C70、C60高性能混凝土劲性柱施工,项目团队通过3组共4根1:1大小的劲性柱样柱试浇,取得了大截面劲性柱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中的技术参数,明确了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模具拆除温度的控制措施,有效防止劲性柱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缝。

B0层板梁柱节点涉及变截面弧形梁、柱截面缩小、预应力管道、劲性柱钢结构、柱帽等构造相叠加,且梁柱混凝土标号不同,极为复杂。项目团队通过施作梁柱节点样板,结合BIM建模,捋顺各专业穿插工序,深化梁柱节点,并针对性进行了施工方案的优化。比如:采用钢筋锚固板替代弯锚做法,解决了下层大截面柱纵筋弯锚导致上层小截面柱插筋无法施工的问题;采用调整预应力穿束方式、箍筋等截面代换等做法,解决了预应力穿束区域柱箍筋无法施工等问题。

预应力张拉,严控构件裂缝变形。本工程B0层结构单体建筑平面长度、部分框架梁跨度及荷载较大,其中城市通廊上方变截面弧形梁最大跨度达到32米,属于超长结构。为提高构件承载力,项目团队对部分大跨度(≥18m)框架梁的钢筋施工采用了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有效控制了大跨度、大荷载结构构件的裂缝及变形,同时通过现代传感技术、数字控制技术,同步实现了对施工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中心岛区域17块B0层楼板,均采用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来控制结构裂缝及变形。

网格化管理,全力冲刺任务目标。地下室结构施工中,项目团队根据实际工况,实行分区网格化管理,高效推进施工作业。建立网格化管理构架,划分了站场区南区、北区、附属机房、21号线、站前通道等5个分区;合理规划工序及组织,如将中心岛区域划分为4个批次12个分区,分批抽条跳仓回筑,贯通下底板、上顶板等坡道栈桥交通组织;实行24小时倒班制,高峰期超1300名建设者,确保现场不间断作业。

目前,上海东站地上工程已全面展开,一工区施工范围为西一区区域(站场区K轴以西、1/5轴以南区域),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工作内容包含土建结构、装饰、防水保温工程以及配合机电预埋等。